恩格斯葛格

《李尔王》译林牛津世界经典导言(1)

一个汉英互翻练习主页:

*并未译毕,求帮忙看一下通顺程度之类的问题。

*我想把这个锅甩给总是鸽日记的久世星佳女士。


很久以前,大约在1605年时,一个叫威廉·莎士比亚的人拿羽毛笔写了一出戏剧,讲述了英国传说中李尔王与他的三个女儿的故事。莎士比亚多少次更易自己的手稿,我们无从得知;而于1608年出版的《李尔王》,篇幅约25000词,目前看起来是他第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。

写下《李尔王》中的字句时,莎士比亚没有机会预见它们未来的深远影响。《李尔王》被搬上不计其数的舞台,其中许多版本使用着作者无从知晓的语言、在他无从涉足的国家上演。这部作品中的章句让无数演员声名鹊起,偶尔也使另一些演员黯然失色。它启发了很多执笔创作的人,诸如剧作家、小说家、诗人与散文家,让他们写出了数量惊人的作品。它激发了其他领域艺术家的创作欲,带来了大量的视觉艺术、音乐、歌剧与影视作品。同时,它也引发了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领域对作品的热情,尤其是在二十世纪,相关领域成果颇丰。至少自浪漫主义时期起,《李尔王》便不仅被视为其作者莎士比亚最好的文学作品之一;同时,对于主角,作品里设置了关于“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”这一问题的试炼。作为戏剧史上最富影响力与挑战性的试炼之一,它的设置并非漫无目的,而是通过戏里的台词严谨布局;这些词句要求演员们扮演时常暴戾的男女,表现处于极度痛苦中的人们,也表现他们的平静。从想象力的角度,还有引发人们思想情感共鸣的角度而言,《李尔王》常与绘画、文学与音乐中的杰作相提并论。关于本戏中暴风雨的场景,科勒律治写道:“啊,这里表现痛苦的手法是多么精妙啊!……这样的场景绝对可谓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若是把该场景当作一幅画来看的话,它比米开朗其罗受但丁启发所创作的《末日审判》更加悲怆,也只有米开朗其罗才能画出这样的景象。”


评论
热度(3)
所谓伟大的友(ji)谊(qing)就是
我给马克养孩子
我给马克攒银子
我给马克写悼词
© 恩格斯葛格 | Powered by LOFTER